8月21日晚,塔吊林立的重慶東站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工程車穿梭不停。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輸送入模,重慶東站站房1標段率先完成首段地鐵主體結構封頂,為后續工程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重慶東站首段地鐵封頂砼澆筑中
項目業主單位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東站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是全國在建最大站城景融合的高鐵樞紐之一,也是重慶新建的最大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后,對進一步完善重慶“米”字型高鐵格局,打造立足西部、聯動東部、面向東盟、鏈接歐亞的開放門戶,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自今年5月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全面進場施工以來,項目建設團隊克服雨季施工、高溫環境、高支模、山城交通運輸不便等困難,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重慶東站1標段項目黨支部書記齊忠富介紹,面對連續高溫天氣,項目部合理調整施工人員作息時間,采用塔吊噴淋系統、霧炮機、圍擋噴淋系統、灑水車等為工地除塵降溫,定期發放防暑降溫用品,在工地服務區設置休閑驛站,免費為2100余名施工人員提供解暑綠豆湯、雪糕等,有效提高了工作積極性,保障了施工進度。
△重慶東站地鐵首段封頂砼澆筑收尾
為解決工地用電供應緊張的問題,項目部大力推行節能降耗,并積極倡導節約用電。項目部還采用混凝土滴灌養護,保障了混凝土成型效果,而且節約用水;同時,利用霧炮機、圍擋噴淋系統、塔吊噴淋系統等除塵降溫,高效利用水資源。
重慶東站工程結構體量大、吊次多、吊重大。為保障塔吊運輸安全,項目建設團隊采用塔機安全監測和吊鉤可視化系統,通過收集高度、重量、風速、防碰撞等傳感器反饋信息進行匯總,并實時監測塔機各部位工作狀態,對吊鉤高度、載重、塔機位置等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程序算法對即將交會的兩塔位置進行預警。
此外,項目建設團隊充分運用自主研發的“156智慧建造管理平臺”,整合物聯監測和智能化管理,形成智能進度、智能勞務、智能物料、智能場區、智能監控、智能調度六大智能場景,可以讓施工過程中的人、機器、資源、環境實時連通,實現數據共享,解決施工難題,提升工程建設品質。